
䌸
拼音
juàn
注音ㄐㄨㄢˋ
部首纟 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
五笔XFNY 统一码4338
笔顺フフ一一一フ丶
部首纟 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
五笔XFNY 统一码4338
笔顺フフ一一一フ丶
基本解释
异体字
縳English
(simplified form of 縳) fine silk fabric of bright white colour, to tie up, (interchangeable 卷) a book or painting which can be easily folded or rolled up, a division of a book, files
䌸的意思、基本解释,䌸是什么意思由易诗词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縳【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持兗切《集韻》《韻會》《正韻》柱兗切,音篆。《說文》白鮮色也。
又《集韻》規掾切,音絹。《儀禮·聘禮註》紡,紡絲爲之,今之縳也。《釋文》縳,聲類以爲今正絹字。
又《廣韻》直戀切《集韻》柱戀切,音瑑。《博雅》束也。《周禮·地官·羽人》十羽爲審,百羽爲搏,十搏爲縳。《註》縳,羽數束名也。
又《集韻》樞絹切,音釧。雙縳,緻繒也。
又《集韻》重緣切,音椽。卷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縳【卷十三】【糸部】
白鮮色也。从糸專聲。持沇切
说文解字注
(縳)白鮮也。
各本作色。今正。下文云。縞、鮮
也。今本譌鮮色。則此色誤亦同。
與支音同。縞爲鮮支。縳爲鮮支之白者。聘禮束紡注曰。紡、紡絲爲之。今之縳也。周禮素沙注曰。素沙者、今之白縳也。釋文皆引說文居掾反。聲類以爲今正絹字。按據許則縳與絹各物。音近而義殊。二禮之鄭注。自謂縳不謂絹也。縳以其質堅名之。字从專。絹以色如麥䅌名之。字从䏍。李登作聲類時巳失其傳矣。若羽人十摶爲縳、左傳縳一如瑱、又皆卷縛之義。非字之本義。从糸。專聲。持沇切。十四部。
- 䌸的词语
- 䌸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