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冠醮的意思
guānjiào

冠醮


拼音guān jiào
注音ㄍㄨㄢ ㄐ一ㄠˋ
词性

冠醮

冠醮[ guān jiào ]

⒈  古代行冠礼的一种仪节。行冠礼时,首加冠,再加皮弁,再加爵弁。每一加而向宾位酌一次酒,谓之“冠醮”;每三加而总向宾位敬一次醴(甜酒),谓之“冠醴”。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行冠礼的一种仪节。行冠礼时,首加冠,再加皮弁,再加爵弁。每一加而向宾位酌一次酒,谓之“冠醮”;每三加而总向宾位敬一次醴(甜酒),谓之“冠醴”。

《礼记·曾子问》:“於斯乎,有冠醮,无冠醴。”
郑玄 注:“酒为醮。冠礼,醴重而醮轻。”
孔颖达 疏:“醮之所以异於醴者,醴则三加之后揔一醴之,醮则每一加而行一醮,凡三醮也。”


冠醮的意思解释、冠醮是什么意思由易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管教,贯跤,掼交,关僥,管交,管叫